时间:2023-05-26 14:32:35 | 浏览:18
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近期的便利蜂,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黑天鹅”事件下,实体零售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如今终于迎来了线下消费的热潮。
可惜,便利店业态终究还是个“苦”行业。
曾经,邻家、131、全时等便利店因投入重、盈利难等原因一夜崩塌!
回看便利蜂的发展进程,起步晚、扩张快,2017年首店营业,2021年底门店数便就突破2800家,平均一年新开门店700家,一路高歌猛进,远超大部分国内外老牌便利店的拓店速度。
按照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的规划,2023年便利蜂门店要达万家!
然而到了2022年,便利蜂高速扩张的势头便急转直下,3月份开始全国各地都相继传出缩短营业时间或关店歇业,至8月份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便利蜂关店规模700多家;
截至今年4月,关店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
从2020年的“高速扩张”,到去年4月份提出“冬眠计划”开始收缩,再到关店1000家,算法依然无法完全规避食安等问题。便利蜂正在经历着阵痛!
以“算法”为傲的便利蜂,加剧了人与机器的矛盾,员工摆烂式营业,最后都让消费者“买单”…便利店黑马最终落得如此“下场”,究竟是为何呢?
壹
便利蜂又双叒叕翻车了!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上海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江场路店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据股权架构信息显示,该门店的母公司上海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是由北京便利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100%持股,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便利蜂的副总裁、运营CEO王紫。
此外,今年3月9日,北京便利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北京创造蜂连锁商业有限公司也曾遭到行政处罚,处罚原因是该公司销售的全生物降解购物袋产品掺假或以次充好的问题。最终被罚款585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5512.39元。
不久之前,北京一网友发文反映,在便利蜂换购到还有半个小时过期的食品。门店工作人员却不承认门店有任何销售问题。
便利蜂的“敷衍”,结果就是门店数量不断衰减:
据界面新闻,2022年4月起,便利蜂在全国范围内关闭800家门店,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和青岛等地关店数量较多;截至今年4月,关店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
去年,便利蜂高级副总裁、运营CEO王紫也曾对外宣称,便利蜂在内部提出了“冬眠计划”,让部分门店、运营、供应链等板块暂时“静默”,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然而,这却与此前执行董事薛恩远言犹在耳的扩张计划反差极大!
彼时,薛恩远豪言便利蜂2021年要开启“高速扩张模式”,年底门店突破4000家,到2023年门店数达到1万家。
当然,此举也被业内理解为便利蜂想要效仿瑞幸咖啡,用规模换融资的闪电战打法,便利蜂好尽快赴美IPO,毕竟18个月就成功赴美上市的瑞幸,创业人士无不向往!
贰
提起便利蜂,就如同便利店行业崛起的耀眼新星,创立之初就作为行业的“黑马”杀出重围,备受资本的青睐。
便利蜂是由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在2016年12月创办,他十分推崇门店的数字化管理,曾在演讲中称每一个有人的节点,都会导致整体效率的下降,因此他的理念是用算法来把人给覆盖掉,从而提升服务的效率。
便利蜂一边不断获取融资,一边探索出一套由数字驱动的运营模式,快速扩张门店。仅仅用了一年时间门店就突破100家,不到4年,其北京门店就超越日系便利店三巨头和本土品牌好邻居。
2017年2月,便利蜂首家线下门店在北京开启,随后便获得了各方资本的青睐:2017年A轮融资;2018年B轮融资;2020年C轮融资…届时,便利蜂的执行董事长薛恩远就在2020年底展望未来,称2021年便利蜂将进入高速扩张的模式,2021年门店数预计突破四千家,2023年预计会达到一万家,成为中国便利店的佼佼者。
愿景固然美好,但却事与愿违!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年底,便利蜂的门店数量仅为2800家左右。
不仅如此,2022年便利蜂更是关闭了近700家的门店,虽然官方曾辟谣表示,由于疫情影响造成货物供应不足,内部提出了“冬眠计划”,让部分门店暂时保持静默而已,稍后会逐步恢复营业。
但目前来看,有些冬眠门店,都已然楼去人空,而尚在营业的门店也时常陷入“摆烂式经营”的窘境!
叁
便利蜂摆烂是从去年开始的,2022年3月它向全体员工发邮件宣布取消年终奖,因为疫情导致公司业绩未达预期,然后就是大裁员(此时便能理解几分店员们的心情)。
也是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常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家门口的便利蜂缩短了营业时间或者已经关门。
也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发帖称,发现无锡、青岛等地的数家便利蜂门店关店。一些门店上面写着:“今日暂别,重逢有时”的字眼。
比起“便利店“,便利蜂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家数据科技公司。
依靠数字化管理,便利蜂门店通常只配备一名店员,以此节省人力成本,顾客购物则可通过自助收银机结账。
作为便利蜂引以为傲的算法驱动代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帮助店铺实现标准化管理,突破传统便利店扩张存在的人才管理、供应链精细化运营等制约。
然而,算法驱动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效率、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反过来也亦会成为员工与企业矛盾的导火索;
特别是外部环境一有变化,矛盾便进一步被放大,尤其是算法机器无休无止的运转下,员工与其矛盾加剧,最终导致人的逃离,原本要给消费者便利的便利蜂反而出现了“便利”缺失。
“一人上班,没有东西,正在制作”“你去投诉吧,我不怕”,摆烂式营业在便利蜂越来越常见,人手紧缺的背后是公司引以为傲的算法驱动与员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便利蜂的“摆烂式”营业,相信去过的人,都听过类似的员工抱怨和感受过“自己动手”的不便!
肆
盛极一时的便利店黑马便利蜂花期为何会如此之短?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快速跌落呢?
一方面,拓店速度过快,且全是直营,再加上自研系统带来的高昂人力成本和疫情期间到店客流的骤然下降,资金支持一时难以跟上。
与互联网行业轻资产不同的是,零售行业本就属于重资产。便利蜂的全自营模式是业内成本投入最高、最重资产的运营模式。而成本问题是横亘在所有便利店面前的大山;
另一方面,门店吸引力尚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商品的时尚性和独特创新。
多年来,便利蜂一直面临着无爆款的问题,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创新”,换言之,便利蜂是什么火就做什么。
在各种趋势下,便利蜂做过共享单车、自助雨伞、精品咖啡、预制菜包括各种产品,虽说保证了基础的盈利,但都做着做着就没了声音!
据中投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2015-2020年,中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从2015年的1181亿元逐年上升到2020年的2961亿元,增速却从31%逐年下降到6.3%。
据行研数据显示,2019年之前,国内便利店数量持续增长,2016年、2017年、2018年便利店门店数增速分别为3%、13%和15%,呈上升趋势。但2019年、2020年的便利店门店数增速即下降为9%和8.9%。
可见在新经济常态的大环境下,行业内大多数便利店企业进入收缩状态。
对于现在的便利蜂来说,算法与人之间的平衡才是当务之急。
毕竟,算法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应该是更好地为人所用,为工作赋能,而不是支配员工的无情“监工头”和压榨员工的“鞭子”,不然最终肯定会被人所抛弃,被市场所摒弃…
你觉得,错过上市窗口的便利蜂,仅靠着直营模式和“算法驱动”又能走多远呢?
参考资料:
《便利蜂“失灵”》,燃次元
《店员困在算法里,便利蜂不便利》,豹变
《便利蜂算法驱动的商业模式,更需要美好员工》,品牌几何
《便利蜂仍在冬眠:关店1000家后艰难寻求盈利》,界面新闻
《今年关闭700家店,“便利蜂”还能飞得起来吗?》,南都周刊
5月10-12日,CCFA新消费论坛——2023中国便利店大会全体会议在南昌召开。大会汇集了全国及区域市场众多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大家围绕“共建便利店发展生态圈”主题,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大计。文字支持 | 零售商业财经5月11日,全体大会
如何经营好便利店?驿够便利店给你支招许多创业者将目光瞄准便利店,但即使同样的店铺,不同的人来管理,营业额会有相当大的差别。那如何才能经营管理好一家便利店呢?驿够便利店小编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01成本管理开店成本:开店之初,会涉及门店转让费
小区便利店怎么开?驿够便利店教你三招小区便利店,顾名思义就是开在小区里面的便利店,主要业务就是满足周围居民的生活需求并提供便利,周围居民再店内的消费也是小区便利店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怎么让小区便利店收入更好?想提升小区便利店的业绩是很难,但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职业打假。现在外卖行业职业打假是非常的多,而且真实的案例一直在发生,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发生。而且现在还有专门的团队招职业打假,尤其是外卖类的。近期碰到的一些打假的,我说一下个人所知道的。·一个是花露水上面有标驱蚊的,
来源:央视财经中国美食一直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韩国在疫情期间,中餐半成品热卖。为方便人们食用,一些中国美食被打造成半成品菜、简便食品等,走上更多韩国百姓的餐桌。 近期,半成品的中餐在韩国餐饮消费市场上走红。瞄准人们居家享受高品质美食的需求
近日,有八卦媒体拍到郭富城带妻子方媛一起逛便利店的画面,两人在便利店买了一些东西后,便离开了,这样的相处模式和普通夫妻毫无二致,不得不说两人太接地气了。褪去荧幕上的光环,两人私下服装穿搭简直就是纯路人,画面中两人穿着低调,郭富城身穿深色外套
不得不说,时代俊峰太有眼光了,挑的每一个艺人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非常棒的。而且这些艺人也是养成系的那种,人品都是没得挑的,所以或许也是大家一直以来这么喜爱他们的原因把!近日时代俊峰旗下艺人,时代少年团成员严浩翔被拍到主动现身学校的便利店,在
将要在中国石化(SINOPEC)加油站便利店上架的巴拿马咖啡。巴拿马通讯社【南美侨报网编译高璃月报道】巴拿马外交部近日表示,从1月开始,巴拿马特产瑰夏咖啡(Geisha)将在中国石化(SINOPEC)加油站便利店上架,作为高端商品销售给中国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8日讯 (记者 张海蛟)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对北京丽家丽婴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家宝贝”)第一百二十八便利店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案,作出处罚。北京市房山区质量技术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8日讯 (记者 张海蛟)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对北京丽家丽婴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家宝贝”)第一百二十八便利店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案,作出处罚。北京市房山区质量技术监
·“无人超市”就是把消费者需要的或者可能需要的商品,提前放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定位是小区的智能云冰箱·作为“新零售”表现形式之一的无人超市,创新之处更多在于移动支付、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逐渐成熟的技术的整合应用,这像是一种“精致
中国小康网讯 9月18日综合报道 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北京丽家丽婴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存在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北京市房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丽家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对北京丽家丽婴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家宝贝”)第一百二十八便利店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案,作出处罚。北京市房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丽家宝贝第一百二十八便利店没收违法所得及
01被便利店赶走的早餐摊我每天上班都会从某大学新校区门口经过,以前这里有很多摆小摊卖早点的,但随着大学商业街的修缮完毕,不少早点小摊却相继消失,只剩下最后一个踩三轮车卖煎饼果子的阿姨,三天两头来一次。今天碰巧又遇到她,我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
来源:南国早报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旺5月19日上午,南宁市武鸣区一家美宜佳便利店内,一男子与女店员疑发生口角,女店员掏出手机准备报警时遭男子多次殴打。 便利店的监控视频显示,一对男女站在便利店收银台前,男子大声朝女店员喊叫,并用手拍打收银